文化铸魂 经世致用:财经类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重要指示、两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山东财经大学自2013年起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历经12年探索与实践,系统构建了以财经底蕴突出、学科交叉融合、理论实践结合、课内课外衔接、校内校外协同为特色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式,致力培养具备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新财经人才。
成果立足财经特色,秉承“文化铸魂、经世致用”的育人理念,从三个维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以构建协同联动的传统文化铸魂生态为基础:通过政策的顶层设计与优先供给、师资的跨学科组建与优化配置、平台的实体化运作与一体化支撑、以及科研反哺教学,形成了强大而持续的育人合力,为育人模式的有效落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以重构课程体系实现深度融合为核心:打破学科壁垒,实现通识选修课程体系中财经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专业财经课程与传统文化思政、传统文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互融互通;打造“通识-专业-实践”层层递进、有机贯通的课程新矩阵,建设了一批“文化+财经”特色课程,将传统文化深度融入专业教育。
以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内生动力为关键: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为目标,在数智赋能、产教融合、课外延伸等维度协同发力,推行分阶式、场景化、互动式教学。
成果突破了财经类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多重桎梏,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开设44门传统文化通识课程,课程体系较为完善;获批省部级教改项目6项、校级教改项目30项;出版高质量教材4部;建设教学实践基地31个。学生获国家级比赛奖项31项;成立47个传统文化社团、覆盖两千余学生;涌现一批支教志愿者和道德模范。科研有力反哺教学,获批国家级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2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78篇、专著25部。成果示范辐射效应和社会影响日益显现: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国学经典导读》课在智慧树平台覆盖全国百所高校;获批国家一流专业1项、省一流专业6项;成果经验被《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网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并在6所高校推广应用。

Copyright© 2025 山东财经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二环东路7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