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加强学科建设,办好法学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机制,早日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建立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因此,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在涉外法治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地位和作用。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致力于培养“有地方特色、有财经底蕴、有实践优势、有国际影响”的新时代“四有”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依托“涉外经贸法律人才实验班”建立多个实践基地,培养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卓越法律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涉外公证、涉外商事调解和涉外诉讼法治人才。
本成果以“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为核心,搭建“一核双元三融”教学体系优化路径,即坚持一个核心,以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强化双元架构,推动“涉外经贸法律人才实验班”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双向赋能;贯彻落实“三融”培养方案制定思路,坚持“思政教育+法学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融合,注重“法学教育+职业教育+数智素养”思维融合,推进“国际视野+自主创新能力+法律实践能力”交叉融合。
本成果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涉外经贸法律人才实验班”多次荣获“三优班级”“学风特优班级”“先进班集体”等称号。学生在国际性法律赛事及国内重要学科竞赛等比赛中捷报频传。“涉外经贸法律人才实验班”2019级共41人,17人到华东政法大学等院校继续深造,升学率41.5%;2020级共40人,20人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悉尼大学等国内外院校继续深造,升学率高达50%。毕业生就业率98%,考取定向选调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涉外人数屡创新高,获得用人单位高度认可。
本成果解决了传统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价值引领薄弱。思政与专业教育融合不足,价值塑造与法治知识、能力培养脱节。
(2)知识结构单一。课程缺乏跨学科整合与国际化、数字化设置,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衔接不紧。
(3)资源评价局限。实践资源整合不足、实务导师参与度低、数智平台缺失,缺乏过程与综合能力的动态多元评估。
通过重构课程体系、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学科交叉,系统性破解了传统法学教育存在的难题,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才培养范式。
Copyright© 2025 山东财经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二环东路7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