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特色数智化管理科学与工程(“数智管科”)人才是支撑数智化转型战略与财经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山财大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团队秉持“数智技术是新质动能”理念,早在2008年就开启数字化管科人才培养实践。2018年实施“财经特色数智管科菁英培养计划”,推动专业与数智技术深度融合。2023年组建全省首个融合产业需求与成果导向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共同体—“圣泉书院”,推进产教科教融合。2025年牵头成立“国家数据要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化校政企合作。经过17年探索与实践,构建了“数智强基+经管固本+融合创新”的人才培养路径。
本成果坚持立德树人,将数智技术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链条,以真实产研项目为枢纽,科教产教深度融合,创编“财智导航”学生成长成才手册,实施“六翼联育”协同育人和“雏鹰启航、飞鹰砺剑、雄鹰领创”计划,搭建数智工坊,师生共创,加强创新创业训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行业适应、工程实践、创新创业、组织协同”五大核心能力。形成了“需求技术同向牵引、产教科教双轮驱动、政产学研四方协同”的“二二四”财经特色数智管科人才培养体系。
本成果财经特色数智人才培养效果突出。毕业生考录国家财税、金融监管、银行系统的人数连续三年全省高校第一,大部分承担单位数智化相关岗位。张哲铭等10余人已担任莱商、民生等多家银行行长,林程等20余人入职百度、腾讯、小米等头部科技企业,近1/3进入清华、新加坡国立等名校深造,2024届等多届“卓越创新班”升学率超70%;学生获得各类竞赛国家级100余项,多人获得山东优秀大学生创业者、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者称号。获批国家一流课程11门、省级一流课程14门,省级及校级思政示范课程11门。推动3个管科专业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成为省内首批数智化改革试点先行单位。获批全国黄大年教学团队、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成果已在山东大学等省内外多所高校推广应用,在中国教育报等30余家媒体报道和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年会等宣讲交流40余次。本成果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
(1)“需求技术牵引”缺位:管科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数智技术要求严重脱节,难以满足行业应用的知识需求。
(2)“产教科教融合”不足:课程体系与产业实践脱节,创新意识薄弱,制约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3)“协同育人生态”不畅:政产学研合作育人生态失衡,多要素育人合力与内生力缺失。
Copyright© 2025 山东财经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二环东路7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