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目标。本文以学生评教成绩为依据,实证分析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师教龄、职称、学历、性别以及课程性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课堂教学质量相当一部分可以由以上因素来解释,但不同因素所起的作用有很大的差异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本文的研究可以归纳出以下四方面的结论:
第一,教师职称与教学质量存在正相关,表明目前虽然教学工作对职称晋升的作用不是特殊明显,但 能够晋升高职称的教师往往能够较好地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做到教学和科学的相互促进。男性教师 的课堂教学质量高于女性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高校女教师发展的困境。受传统习俗、教育环 境、双重角色及自身性别特点等的影响,高校女教师在职业发展方面面临着比男教师更多的的压力。随 着高校女教师的比重不断提高,高校应更加重视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关怀。
第二,教龄和学历层次与课堂教学质量负相关,暴露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师教龄与学 生评教成绩负相关,反映出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职业倦怠以及相应的激励措施不完善。教师学历层 次与学生评教成绩负相关,是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一种反映,在高学历教师中,年轻 教师所占比重最高,他们面临的职称晋升压力最大,科研任务繁重,加之教学经验普遍不足,影响了课堂 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课程性质对学生评教成绩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说明教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都比较重视,能够保 证选修课的课堂教学质量,从于有利于发挥选修课的优势,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 合素质。
第四,学生评教结果基本上反映了课堂教学质量状况,但评教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描述性分析 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评价体现出课堂教学质量对评教结果的影响, 计量分析的结果也与理论分析保持一致。但在描述性分析中各项指标的得分差距较小,计量分析中各内生变量只能解释教学质量的37%,表明学生评教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根据上述分析,为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进一步强化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第一,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高校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大多没接受过专业的教学能力方面的培 养,更多地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因此,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教学方法、授课艺术等方 面存在着不足和欠缺,影响了教师传授知识的效果,这也是导致教龄和学历层次与课堂教学质量负相关 的重要原因。比如在教学方法上,教学死板,讲解不够通俗易懂,逻辑性差,与学生缺乏互动和沟通交流; 在教学基本功方面,少数教师普通话不标准,还有个别老师讲课声音较小或语速较快,课件制作粗糙,板 书潦草、杂乱等。因此,应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作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通过 “以老带新”,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重视教研室的建设,充分发挥其组织、 实施教学活动、教学研究及师资培养等职能;针对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方法、授课艺术等问题,定 期进行专题培训等。
第二,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决定教师教学效果的因素不仅取决于教师教学水平方面的能力, 还取决于教师组织管理水平,教师对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职责包括三个基本方面,按照重要性的顺序分 别是: (1)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是教师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的因素; (2)教师参与和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 学习目标亦是教师有效教学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3) 教师组织教学的水平能明显影响教师的有效教 学。因此,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在强调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不能忽视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 管理水平和管理模式。特别是要鼓励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如引入慕 课、翻转课堂和混合教学模式等,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要的是要健全调动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制度 安排。教师的教龄和学历层次之所以与课堂教学质量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和现行的一些制度密切相关。 由于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对教师的个人发展影响不大,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抱有“不求有功,但求无 过”的心理,在职时间越长,越放松教学的要求,越看淡教学的重要性,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积极性越 低; 在高学历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根本原因是现行的评价机制不合理,对教师个 人而言,最大的“业绩”不是教学成绩,而是科研成绩,正是在这种不合理的评价体系下,导致了高校科研 功利化和教学荒废化的趋势。针对这些问题,必须从制度层面入手,完善教学激励方式,在职称晋升和教 育资源配给上,加大教学的分量,激励教师始终保持对教学工作的高度热情和全身心的投入。
第四,加强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管理。从提高学生评教结果的客观真实性出发,引导学生对 自己所学课程进行及时、认真、客观、公正地评价,鼓励学生把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反映出来。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关键环节,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为教师和学生搭建沟 通平台,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完善自我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在设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时,还应考虑根据不同学科和课程特点,制定相对独立的评价内容 和评价标准。评价指标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还应涉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度、学生自学能 力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除了课堂教学评价之外,毕业论文指导质 量,实践教学质量,作业质量,课外辅导答疑等情况也可考虑逐步纳入评价范畴。对于教师而言,也要重 视课堂教学质量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自己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了解学生的诉求和心声,以便调整自己 的教学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第五,适时引入第三方评价。引入第三方参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是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完善教 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手段。第三方评价的主体包括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用从单位等社会相关行业和 部门,他们虽然与评价对象无隶属关系,但却是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价,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更科学合理的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同 时也有助于使被评价的教师能从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更好的总结和改进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