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导向、特色引领、持续改进:本科专业调整优化的探索与实践


需求导向、特色引领、持续改进:本科专业调整优化的探索与实践成果简介


为加快调整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国家自2012年起先后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要求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

在此背景下,山东财经大学联合广东培正学院、山东工商学院结合不同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探索形成了“需求导向、特色引领、持续改进” 本科专业调整优化的思路。主要内容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设置既做加法又做减法。主动淘汰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与学校办学定位不匹配的专业;基于必要性和可行性,增设新兴专业,实现错位发展。以四新建设为引领,专业建设既做乘法又做除法。推动传统财经专业间、财经专业与理工农医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建设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优势专业集群。以数智技术为支撑,塑造专业教育新生态。推动专业教育从“知识为主”向“能力为先”转变,促进教学从“师生交互”向“师//机”深度交互转变,实现“被动式学习”向“自主性学习”转变。以“内外双循环”为保障,构建专业持续改进新机制,通过外循环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通过内循环完善自查自纠的质量保障机制,全面落实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校一案”顶层设计落地,专业结构实现系统性优化。通过统筹存量调整与增量优化,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结构平衡和良性互动已有效形成。“新财经”专业集群成功构建,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突破。突出“财经+大数据”“商科+工科”特色,形成“单专业—跨专业—专业群”协同发展新模式。专业数字化改造全面推进,教学体系完成迭代升级。数字驱动教学要素重构,课程体系重塑,教学内容更新,专业建设“新基建”全面夯实。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健全,专业发展实现长效运行。“内外双循环”机制推动专业建设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与区域发展精准匹配、与学生成长深度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专业结构调整与内涵提升模式,引起了省内外高教界的关注。




Copyright© 2025 山东财经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二环东路7366号